職場江湖那些事兒
1下班回家在晚餐的時候,孩子的外婆在飯桌上苦口婆心教育孩子:「你不要跟那些比你差的孩子玩,要跟比你學習好的同學一起玩。」
還說:「你不能跟同學比穿什麼、比玩什麼,而要跟同學比誰的成績好才行。」
聽到這番話,突然我回憶起小時候我的父母也是這樣教育我的。
「不要攀比名牌,要比學習成績。」
這句話相信大多數朋友都不會感到陌生,因為這是我們從小就被灌輸的「攀比」概念。
有人說,跟優秀的人比較,才能有更強的動力。
老話也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所以我們從出生起,就開始被教育著要「攀比」好的,不要「攀比」壞的。
當然了,這裡所謂的好壞,只不過是家長們的判斷而已。
而等到我們長大成人開始有了自己的是非好壞判斷時,我們其實已經被這種「攀比」的教育深深影響了。
哪怕是我們步入職場後,我們發現「攀比」幾乎無處不在。
公司會鼓勵大家去「攀比」業績、「攀比」奉獻、「攀比」愛崗敬業。
然而實際上,在私底下大家都不把這些所謂的「優秀」作為真實攀比對象,而是在攀比誰更會「摸魚」,攀比誰說老闆的壞話「更獨到」,甚至還在攀比誰更能「睡懶覺」。
你要說是企業文化有問題呢?其實公司不管是明文規定還是不成文規定都在希望大家能夠積極向上。
那為何那些「愛崗敬業」、「奉獻精神」、「職業素養」並不能成為大家攀比的要點呢?
其實在我看來,攀比就是攀比,哪有什麼好壞對錯之分?
2為什麼會有攀比?無論是生活中還是職場上,我們總是在跟別人比較,為什麼會這樣?
如果我們要判斷一個人是否富有?是高大還是矮小?是聰明還是愚蠢?其實都是通過比較出來的。
這是一種社會心理學現象:社會比較。
指的是個體就自己的信念、態度、意見等與其他人的信念、態度、意見等做比較。
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定義自己的社會特徵(如能力、智力等)時,往往是通過與周圍他人的比較,在一種比較性的社會環境中獲得其意義的,而不是根據純粹客觀的標準來定義。
在比較過程中,只有當相關背景條件相當的時候,比較出來的結果才意義也才具有參考性。
然而實際上人們在進行比較時,出於自尊往往會選擇背景不同的人作比較,以得出合乎己意而有偏差的結論。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當公司頒發給某個優秀員工一種榮譽後,讓大家要跟這位同事學習時,大家其實並沒真正意義上去做過「比較」的根本原因。
而且在當大家進行比較的時候,還有一種情況發生,那就是「天才效應」——誇大優秀他人的能力,也就是提升比較目標。
打個比方說,我孩子的外婆在教育孩子要跟成績好的人比較時,我並不認為這種教育能夠讓孩子成績變得更好。
因為我孩子當時是這麼回復的:「他成績好是因為他本來學習就很好,他本身也很聰明啊。」
我們知道這並不是真正原因,但是孩子為了維護自我,會誇大同學的學習能力。
「天才效應」就跟乞丐不會羨慕國王的富有一樣的道理。
所以,這種被家長認為是「好」的攀比,其實不僅不能帶來正面的效應,甚至還有可能讓孩子產生「天才效應」式的反應。
儘管在社會上攀比是一種常見的現象,也是人之常情。但我依然不認為攀比有好壞的區別。
之所以職場人會更熱衷於比較那些看似「懶散」的行為,並不代表著他們就每天不積極工作,那是因為他們把「攀比」當成了一種消遣的方法。
而要是非要強求職場人去「攀比」優秀,那麼可能結果只會是適得其反。
因為在真正的社會關係中,越攀比,會讓人越卑微。
3對於當下的職場人而言,最大的問題是「焦慮」。而之所以焦慮,是因為我們身邊充滿了「攀比」的信息。
特別在信息傳播速度越來越快,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便利的時代背景下,我們總是容易「被攀比」。
打開手機隨時映入眼帘的消息就是類似「某某畢業半年,月薪10萬」、「某某通過什麼方法一年賺到了100萬」、「某某畢業就創業,身價上千萬」等等。
這些看似「積極向上」的信息,無形中把我們攀比得一無是處。
而我們把這些信息統稱為:「販賣焦慮」。
每每看到這類推送文章時,我們內心第一反應就是:「哇塞!」然後明明知道大概內容會寫些什麼,但還是忍不住點進去仔細閱讀。
當看到文末推送的課程廣告時,一邊罵罵咧咧退出,一邊內心焦慮直線上升。
《道德經》里有句話說:「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意思是說沒有比不知足更大的禍害了,沒有比貪得無厭更大的罪過了。知道什麼地步就該滿足了的人,永遠會自得其樂。
攀比的根本,其實就是內心的不知足所造成的。
事業上的不知足,所以開始攀比事業,但結果卻讓自己事業越來越差。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機遇、能力和平台,一味的去攀比事業除了給自己「添堵」外,並不能改變你什麼現狀。
回到之前提到的「社會比較」中說到的一個關鍵點:相對的背景,才有比較的意義。
你只看到別人的事業多麼成功,但你沒看到別人為此而付出的努力、沒看到別人成功背後的條件、機遇和貴人。
等於就是說,你通過不對等的背景來做成功與否的比較,那麼比較的意義就不大,順便還讓自己焦慮了一把。有什麼意思呢?
物質上的不知足,然後又攀比物質享受,可能最後讓自己成了「負」二代。
用一句比較流行的話來說就是:「家裡啥條件啊?」
有的人認為對標比自己優秀的人,能夠給自己帶來前進的動力。因為優秀的人會激發你內心奮鬥的慾望。
這種說法雖然看似沒問題,但在我看來這正是當下職場人「焦慮」的根本原因。
這個社會並不是說你有前進的動力就代表你可以真正進步的,因為除了動力外,你還有方法、機遇、平台等客觀因素需要考慮。
所以這種所謂的「積極」攀比,最終可能只會讓自己更加卑微。
有研究者發現維護積極的自我價值感是人類的根本需要,當個體面臨消極的社會比較信息時,會採取各種各樣的社會比較策略來應對威脅。
比如我們前面提到的「天才效應」,以及迴避比較、降維比較等等。
也就是說原本你想通過「積極攀比」來讓自己動力十足,但結果卻讓自己內心更焦慮、更卑微,最後可能疲憊到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因此我才說,攀比就是攀比,根本就沒有對錯之分。
4之前看到網上有個視頻,說是有位在國外某著名大學學習的緬甸人。30歲讀大學,40歲讀碩士,父母都是農民,沒錢供他上大學。
高中畢業後他通過拚命打工存錢用來學英文,等了12年考取曼谷大學,以GPA4.0的優異成績畢業,40歲申請到全國通過率只有千分之六的富布賴特(Fulbright)獎學金,在蒙特雷讀碩士。
而這位勵志的緬甸老哥,從沒提過比較的話題。
視頻中,他提到:「我從沒有覺得我的生活會就止步於此。」
他說:「我想給我的孩子,以及我的同輩人樹立榜樣。」
從視頻里,雖然沒有太多這個人的詳細描述,但我沒有看到那些所謂的「勵志」故事裡常見的套路。
比如因為某某而立志要奮鬥,比如因為看到某本書而開始奮發圖強等,我只看到了一個相信「我命有無不由天」的正常人。
我更相信,因為沒有比較,所以他可以這麼不忘初心的堅持下來。
而我更加認同,他其實並不是因為某個人的「積極攀比」才想學習。
他只是單純的認為「不會止步於此」,也只是想要「樹立榜樣」而已。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攀比都不會給人來帶什麼多大好處。
那些假裝有錢、假裝快樂、假裝幸福、假裝家庭和睦的人,都是因為從小到大被攀比的教育給帶偏了的。
我們可以在比較的時候搞清自己的定位,但不要被比較而迷惑了自己的內心。畢竟內心強大才是真的強大。
因為不攀比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強大內心,包容一切不滿足。
我是知陽,感謝閱讀。
如果我的分享對你有幫助,歡迎關注、點贊、收藏、轉發。
如果你有更好的見解,歡迎留言分享你的觀點。
「別攀比名牌,要比學習成績」,攀比就是攀比,不分好壞對錯
職場江湖那些事兒
1
下班回家在晚餐的時候,孩子的外婆在飯桌上苦口婆心教育孩子:「你不要跟那些比你差的孩子玩,要跟比你學習好的同學一起玩。」
還說:「你不能跟同學比穿什麼、比玩什麼,而要跟同學比誰的成績好才行。」
聽到這番話,突然我回憶起小時候我的父母也是這樣教育我的。
「不要攀比名牌,要比學習成績。」
這句話相信大多數朋友都不會感到陌生,因為這是我們從小就被灌輸的「攀比」概念。
有人說,跟優秀的人比較,才能有更強的動力。
老話也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所以我們從出生起,就開始被教育著要「攀比」好的,不要「攀比」壞的。
當然了,這裡所謂的好壞,只不過是家長們的判斷而已。
而等到我們長大成人開始有了自己的是非好壞判斷時,我們其實已經被這種「攀比」的教育深深影響了。
哪怕是我們步入職場後,我們發現「攀比」幾乎無處不在。
公司會鼓勵大家去「攀比」業績、「攀比」奉獻、「攀比」愛崗敬業。
然而實際上,在私底下大家都不把這些所謂的「優秀」作為真實攀比對象,而是在攀比誰更會「摸魚」,攀比誰說老闆的壞話「更獨到」,甚至還在攀比誰更能「睡懶覺」。
你要說是企業文化有問題呢?其實公司不管是明文規定還是不成文規定都在希望大家能夠積極向上。
那為何那些「愛崗敬業」、「奉獻精神」、「職業素養」並不能成為大家攀比的要點呢?
其實在我看來,攀比就是攀比,哪有什麼好壞對錯之分?
2
為什麼會有攀比?無論是生活中還是職場上,我們總是在跟別人比較,為什麼會這樣?
如果我們要判斷一個人是否富有?是高大還是矮小?是聰明還是愚蠢?其實都是通過比較出來的。
這是一種社會心理學現象:社會比較。
指的是個體就自己的信念、態度、意見等與其他人的信念、態度、意見等做比較。
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定義自己的社會特徵(如能力、智力等)時,往往是通過與周圍他人的比較,在一種比較性的社會環境中獲得其意義的,而不是根據純粹客觀的標準來定義。
在比較過程中,只有當相關背景條件相當的時候,比較出來的結果才意義也才具有參考性。
然而實際上人們在進行比較時,出於自尊往往會選擇背景不同的人作比較,以得出合乎己意而有偏差的結論。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當公司頒發給某個優秀員工一種榮譽後,讓大家要跟這位同事學習時,大家其實並沒真正意義上去做過「比較」的根本原因。
而且在當大家進行比較的時候,還有一種情況發生,那就是「天才效應」——誇大優秀他人的能力,也就是提升比較目標。
打個比方說,我孩子的外婆在教育孩子要跟成績好的人比較時,我並不認為這種教育能夠讓孩子成績變得更好。
因為我孩子當時是這麼回復的:「他成績好是因為他本來學習就很好,他本身也很聰明啊。」
我們知道這並不是真正原因,但是孩子為了維護自我,會誇大同學的學習能力。
「天才效應」就跟乞丐不會羨慕國王的富有一樣的道理。
所以,這種被家長認為是「好」的攀比,其實不僅不能帶來正面的效應,甚至還有可能讓孩子產生「天才效應」式的反應。
儘管在社會上攀比是一種常見的現象,也是人之常情。但我依然不認為攀比有好壞的區別。
之所以職場人會更熱衷於比較那些看似「懶散」的行為,並不代表著他們就每天不積極工作,那是因為他們把「攀比」當成了一種消遣的方法。
而要是非要強求職場人去「攀比」優秀,那麼可能結果只會是適得其反。
因為在真正的社會關係中,越攀比,會讓人越卑微。
3
對於當下的職場人而言,最大的問題是「焦慮」。而之所以焦慮,是因為我們身邊充滿了「攀比」的信息。
特別在信息傳播速度越來越快,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便利的時代背景下,我們總是容易「被攀比」。
打開手機隨時映入眼帘的消息就是類似「某某畢業半年,月薪10萬」、「某某通過什麼方法一年賺到了100萬」、「某某畢業就創業,身價上千萬」等等。
這些看似「積極向上」的信息,無形中把我們攀比得一無是處。
而我們把這些信息統稱為:「販賣焦慮」。
每每看到這類推送文章時,我們內心第一反應就是:「哇塞!」然後明明知道大概內容會寫些什麼,但還是忍不住點進去仔細閱讀。
當看到文末推送的課程廣告時,一邊罵罵咧咧退出,一邊內心焦慮直線上升。
《道德經》里有句話說:「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意思是說沒有比不知足更大的禍害了,沒有比貪得無厭更大的罪過了。知道什麼地步就該滿足了的人,永遠會自得其樂。
攀比的根本,其實就是內心的不知足所造成的。
事業上的不知足,所以開始攀比事業,但結果卻讓自己事業越來越差。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機遇、能力和平台,一味的去攀比事業除了給自己「添堵」外,並不能改變你什麼現狀。
回到之前提到的「社會比較」中說到的一個關鍵點:相對的背景,才有比較的意義。
你只看到別人的事業多麼成功,但你沒看到別人為此而付出的努力、沒看到別人成功背後的條件、機遇和貴人。
等於就是說,你通過不對等的背景來做成功與否的比較,那麼比較的意義就不大,順便還讓自己焦慮了一把。有什麼意思呢?
物質上的不知足,然後又攀比物質享受,可能最後讓自己成了「負」二代。
用一句比較流行的話來說就是:「家裡啥條件啊?」
有的人認為對標比自己優秀的人,能夠給自己帶來前進的動力。因為優秀的人會激發你內心奮鬥的慾望。
這種說法雖然看似沒問題,但在我看來這正是當下職場人「焦慮」的根本原因。
這個社會並不是說你有前進的動力就代表你可以真正進步的,因為除了動力外,你還有方法、機遇、平台等客觀因素需要考慮。
所以這種所謂的「積極」攀比,最終可能只會讓自己更加卑微。
有研究者發現維護積極的自我價值感是人類的根本需要,當個體面臨消極的社會比較信息時,會採取各種各樣的社會比較策略來應對威脅。
比如我們前面提到的「天才效應」,以及迴避比較、降維比較等等。
也就是說原本你想通過「積極攀比」來讓自己動力十足,但結果卻讓自己內心更焦慮、更卑微,最後可能疲憊到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因此我才說,攀比就是攀比,根本就沒有對錯之分。
4
之前看到網上有個視頻,說是有位在國外某著名大學學習的緬甸人。30歲讀大學,40歲讀碩士,父母都是農民,沒錢供他上大學。
高中畢業後他通過拚命打工存錢用來學英文,等了12年考取曼谷大學,以GPA4.0的優異成績畢業,40歲申請到全國通過率只有千分之六的富布賴特(Fulbright)獎學金,在蒙特雷讀碩士。
而這位勵志的緬甸老哥,從沒提過比較的話題。
視頻中,他提到:「我從沒有覺得我的生活會就止步於此。」
他說:「我想給我的孩子,以及我的同輩人樹立榜樣。」
從視頻里,雖然沒有太多這個人的詳細描述,但我沒有看到那些所謂的「勵志」故事裡常見的套路。
比如因為某某而立志要奮鬥,比如因為看到某本書而開始奮發圖強等,我只看到了一個相信「我命有無不由天」的正常人。
我更相信,因為沒有比較,所以他可以這麼不忘初心的堅持下來。
而我更加認同,他其實並不是因為某個人的「積極攀比」才想學習。
他只是單純的認為「不會止步於此」,也只是想要「樹立榜樣」而已。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攀比都不會給人來帶什麼多大好處。
那些假裝有錢、假裝快樂、假裝幸福、假裝家庭和睦的人,都是因為從小到大被攀比的教育給帶偏了的。
我們可以在比較的時候搞清自己的定位,但不要被比較而迷惑了自己的內心。畢竟內心強大才是真的強大。
因為不攀比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強大內心,包容一切不滿足。
我是知陽,感謝閱讀。
如果我的分享對你有幫助,歡迎關注、點贊、收藏、轉發。
如果你有更好的見解,歡迎留言分享你的觀點。